從金融城往東,一片新興的區域——金絲雀碼頭(Canary Wharf)與舊倫敦金融城遙相呼應。相較于舊倫敦金融城,金絲雀碼頭打造出了更全面的金融、商業、居住、教育、旅游的生態圈。
金絲雀碼頭——前世今生
金絲雀碼頭位于倫敦東部泰晤士河,在19世紀“大英帝國”鼎盛時期,曾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碼頭之一。但在“大英帝國”解體后,貿易不復繁盛。隨著海洋貿易的興起,倫敦原本的城市碼頭無法滿足飛快增長的貨運量,使得金絲雀碼頭逐漸走向沒落。
金絲雀碼頭發展的轉折點在1978年撒切爾夫人上臺執政?!拌F娘子”一上臺就大力推行私有化,保證了金融領域的活力和獨立性,從而開啟了金絲雀碼頭的“復興元年”。
△金絲雀碼頭的發展歷程
金絲雀碼頭最初由奧林匹亞約克公司承接建設。在這里,奧林匹亞約克創造了建設奇跡,18個月內建成7.5座高樓。在建設初期,基礎建設是最大的困難,因此金絲雀碼頭總規劃師喬治·伊克貝斯科不計成本地進行了一項大工程:他投入了大量物資和勞動力對整個碼頭區域進行土地和水域的改造,并且大力發展了區域交通,例如該區域的輕軌及河道運輸。這一工程確保了金絲雀碼頭發展的城市基礎和空間活力。金融城的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阻礙:經濟周期的影響使得很多公司擱置了入駐的計劃;倫敦政府的換屆使得國家對于整個項目的支持暫停。所幸新的投資者加入,才保證了金絲雀碼頭的成功落地。
經過30余年的建設,現在的金絲雀碼頭由一個衰落的傳統碼頭港區蛻變成為集金融、商業、出版、教育等多領域混合的城市中心,商辦和零售的建筑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,成為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倫敦“新金融城”。
△金絲雀碼頭生態圈
△倫敦城位置
倫敦城,是英國大倫敦的32個郡之一,面積2.6平方公里,也被稱為“一平方英里(Square Mile)”,這個小小的一平方公里就占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3%。由于該地聚集了大量銀行、證券交易所、黃金市場等金融機構,所以又稱為倫敦金融城。
△倫敦城的金融服務
△倫敦金融城現狀
在撒切爾執政時期,倫敦通過了“金融大改革”(Big Bang),廢除了許多對金融機構的管制和限制,并且鼓勵海外機構、資本進入英國市場。隨后一系列的法規法案,進一步地吸引海外的資本和人才流入倫敦,這使得倫敦的金融人才和金融競爭力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。即使在脫歐以后,倫敦金融城內的各行業就業人口依舊保持了上升的趨勢。
△倫敦金融城2025年規劃圖
除了受益于“金融大改革”,金絲雀碼頭還依靠豐厚的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入駐。在金絲雀碼頭的企業特區(Enterprise zone),企業可以享受到:減免營業稅;減少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國家保險;企業進行資產和地產投資時實行稅收地面或資本收益津貼;在規劃上放松限制盡量滿足企業的需要;行政審批上加快流程;對投資成本予以補貼等。
金絲雀碼頭集團(CWG)是一家完全整合的私人房地產公司,其業務囊括了歐洲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,目前開發、管理、擁有著約77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和327個商用單元。集團的項目包括了辦公、零售資產和物業,主要用于出售、出租、中介和經濟適用房。
金絲雀碼頭集團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行業領先者,整個集團從2009年開展零廢物填埋管理,從2012年開始購買100%可再生電力。
金絲雀碼頭的成功完全可以歸功于金絲雀碼頭集團(即前奧林匹亞約克公司),集團借助當時的政策紅利,實施了具有前瞻性的規劃,為一片即將荒廢的碼頭確定了一個全新的方向——商住一體的生活圈。集團對整片區域的基礎建設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重建,使得金絲雀碼頭成為了當時倫敦商業金融區之一,吸引倫敦以及歐洲的金融機構以及人才匯集在此。
在各類國際金融排行榜中,倫敦一直處于領先地位。
△2019年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”(GFCI)
△2020年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”(GFCI)
倫敦的金融城建設在全球范圍內被公認為城市規劃更新改造、地區產業生態建設的典型案例。成都金融城和雄安新區都曾取經倫敦的金融建設規劃。
成都金融城
雄安新區
參考資料:倫敦市官網,網絡公開資料
推薦閱讀
FinTech Insights · 報告 | 我們如何看待算法社會?《算法應用的用戶感知調查與分析報告(2021)》重磅發布
2022-05-30
2022-04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