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數字經濟的定位下,我們應如何最大限度地推動數據利用、共享和流通,挖掘數據價值,釋放數據生產力,提高數據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?為尋找答案,去年四季度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參加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的專題調研。結合調研和思考,肖鋼建議,在市場參與各方共同遵守底線要求的條件下,進一步鼓勵支持數據利用、交易、流通與共享,促進數據價值形成。
觀點聚焦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、重塑全球經濟結構、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”。
在此定位下,我們應如何最大限度地推動數據利用、共享和流通,挖掘數據價值,釋放數據生產力,提高數據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?為尋找答案,去年四季度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參加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的專題調研。結合調研和思考,肖鋼建議,在市場參與各方共同遵守底線要求的條件下,進一步鼓勵支持數據利用、交易、流通與共享,促進數據價值形成……
數據主權高于數據所有權
數據產權的確定是一個世界性難題。“出現這種情況,主要是數據不同于土地、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,具有非競爭性、非排他性、非消耗性等特征。而且數據生產要素的形成不能單靠個體數據,個人的數據如果放在個人手中并不能形成生產要素,不被收集處理,就不會進入生產過程,也就不能實現數據生產要素化。數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必須依托于勞動、技術、資本等其他要素才能實現,所以我們很難按照工業化時代的物權、債權、知識產權的邏輯對其進行權屬界定?!毙や摫硎?。 在肖鋼看來,數據產權包含了人與人之間、人與機器之間的財產關系和行為關系,本質上屬于生產關系范疇。因此,數據產權應當是一個集合性概念,涉及法律、經濟、政治、倫理等跨學科問題,因此,有必要將數據產權作為一種單獨的新型民事權利進行立法,著力對數據產權進行解構與分割,探索多維度的數據劃分,“比如,個人數據與非個人數據、公共數據與非公共數據、原始數據與衍生數據之間,需要進一步厘清并分離數據所有權、控制權、使用權、受益權等權利,創新重構產權概念,實現數據權利類型化、體系化,構建中國特色數據產權模式?!毙や摫硎?,研究解決數據產權問題的核心是平衡好國家、企業和個人的權益,解決各主體的現實訴求。為此他建議,要明確數據主權高于數據所有權,在保障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推動數據利用、共享和流通,挖掘數據價值,釋放數據生產力,提高數據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,實現發展與安全、效率與公平、公權與私權的有機統一。
立足產業互聯網“主戰場”
全面貫徹落實我國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,處理好數據利用與保護的關系,肖鋼表示,我們要明確利用、發展是目的,保護是前提,兩者是統一的。
一要明確政務數據權屬歸國家所有。加快解決政務數據部門化、部門數據利益化的問題,促進政務數據的開放、共享和價值釋放,同時打造政府與企業的數據接口,及時掌握企業數據收集使用情況。
二要把產業互聯網發展明確為數字經濟發展主戰場。由于工業數據主要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和流通,以工業領域數據為突破口,圍繞制造業場景重點解決數據利用與保護問題相對比較容易,應優先推進工業互聯網數據資源管理體系構建,支持企業共建安全可信的工業數據空間,加強工業數據供給方、應用方和獨立第三方之間的流通與共享。
三要鼓勵支持各地創新,在確保遵守法律明確的底線要求前提下,積極探索不同模式,因地制宜,推進數據利用與保護,豐富實踐,并及時總結各地數字經濟發展與司法判例的經驗,發揮示范引領作用。
四要進一步理清相關部門數據安全與保護的職責,加強統籌協調。“調研中一些企業反映,目前大概有15個政府部門擁有數據管理權限,‘九龍治水’的現象較為突出,管理手段不適應,如何實施數據分級分類管理也存在不少問題,這些問題都需要盡快解決?!毙や摫硎?。
肖鋼同時認為,目前,各地設立數據交易所或交易平臺的積極性很高,應當鼓勵支持大家進行探索。同時,應及時跟進總結,加強指導,防止一哄而起。數據交易所的功能主要不是交易,應重在數據流通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,在政府掌控下市場化運作,強化數據流通的資質管理,推動數據共享技術研發應用,發展數據流通中介服務,形成數據有序高效流通的良好生態。
來源:人民政協網
-END-
推薦閱讀
FinTech Insights · 報告 | 我們如何看待算法社會?《算法應用的用戶感知調查與分析報告(2021)》重磅發布
2022-05-30
2022-04-28